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PPT課件下載(第2課時),共18頁。
學習目標
1.了解本文作者及文體特征,積累文言字詞,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背誦全文。(重點)
2.了解托物寓意的寫法,把握文章的寓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難點)
3.正確認識千里馬與伯樂之間的關系,認識當今時代的優越條件,努力學習,做有用之才。(素養)
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是一種文學作品的寫作手法,它借客觀事物或景物來抒發主觀的情思,蘊含文題的主旨,把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對某一物的記敘、描寫、議論等表達出來。
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雜文,借伯樂相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見解,托物寓意,諷刺和控訴了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不重視人才、摧殘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強烈憤慨,流露出強烈的呼喚識才的統治者,呼喚要重視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對人才要給予優厚的待遇的情感。
寫作探究
托物寓意。
文章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借助伯樂對千里馬的重要作用,將發現人才的人比作“伯樂”,將愚昧淺薄的統治者比作“食馬者”,將人才比作“千里馬”,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治者摧殘和埋沒人才的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例如,用“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來指出千里馬的遭遇,用“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來揭示它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
中心突出。
全文圍繞著“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個中心逐層展開論述。文章開篇說伯樂知馬而“伯樂不常有”,故千里馬“不以千里稱”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間從“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說到千里馬“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深刻地揭示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食馬者不識千里馬。最后,痛斥食馬者的愚昧淺薄,由此引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的現狀總結,流露出強烈的呼喚識才的統治者,呼喚統治者重視人才的情感。
... ... ...
關鍵詞:馬說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