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致云雀》PPT免費課件,共37頁。
素養目標
感知、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
理解詩歌的思想內涵,詩歌蘊藉含蓄,重視內心的發掘。
把握詩中用隱喻手法表達對美好事物的熱愛情懷。
理解雪萊對自由的贊美,對幸福的追求,為理想犧牲的決心。
導入新課
由人而物,生命自是不分貴賤。那么,于萬萬人群中見證了的問候,用在一只鳥的身上,也是很自然的了,何況這只鳥并不僅僅是自然界的真鳥,還是作者精神的寄托。一只毫不起眼的云雀,點燃了雪萊的激情,在那個沐浴夕陽的萊杭郊野,詩人的心已經化作了翱翔的云雀,向著光明,向著自由,向著神圣的藝術殿堂,“歌唱著飛翔,飛翔著歌唱”。
作者生平
雪萊(1792—1822),英國浪漫主義民主詩人、第一位社會主義詩人、小說家、哲學家,散文隨筆和政論作家,改革家,柏拉圖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頗深。馬克思稱他是“社會主義的急先鋒”,恩格斯贊揚他為“天才的預言家”。魯迅先生曾在他的《摩羅詩力說》中以“時既艱危,性復狷介”八個字概括了詩人的時代背景和性格特征。雪萊短暫的一生也正像他的詩歌展現的那樣,雖然屢遭挫折,身處逆境,卻仍能正直剛強,勇敢前行。
整體感知
《致云雀》全詩共21節,每節五行,四短一長。格律嚴格按照三音步揚抑格(前四行)加六音步抑揚格進行,韻腳為ABABB格式。另外,這首詩屬于“頌”的一個變體。根據M. H.Abrams的定義,“頌”是主題和形式嚴肅的長詩,風格正式,結構精巧,一般用以歌頌一個人、一件藝術品或一個抽象的概念。詩人運用這樣的風格,有助于更好地表達自己的主題,強化詩意。
《致云雀》并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種純粹的情感:因為自由而得的歡樂。為了表現這種歡樂,詩人對自己的詩行進行了精巧的安排。從形式上來看,詩人選擇了三音步揚抑格加六音步抑揚格的格律,使得詩歌的前四行行進顯得輕快,有利于情緒的逐步推高,最后一行增加音節,令誦讀放緩,使得讀者的情緒不至于泛濫。全詩共21節,每一節是一個助推,因此除了最后一行增加的音節之外,還需要其它手段幫助控制詩中的情感。于是詩人選擇了變體的“頌”。正如一個詞語有其內涵意義與外延意義一樣,一個好的作家應該知道何時使用詞語的何種意義。“頌”作為一種體裁,其意義范圍中包含莊嚴與崇高,因此也顯得穩重,深沉。
劃分結構
明確:可以分為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1~2節):贊美云雀不事雕琢的天籟之音,描寫云雀不斷向上、邊飛邊鳴的颯爽神姿,為全詩定下誠摯熱切的抒情基調。
第二部分(3~7節):極力贊美云雀豐沛四溢的歌聲。
第三部分(8~12節):對云雀歌聲的優美品質作出判斷,抒發自己對真善美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第四部分(13~16節):探討云雀歌聲美的根源。
第五部分(17~19節):歌頌自然,以反襯人類社會的丑惡和人的不幸。
第六部分(第20節):對云雀歌聲的美妙作進一步的概括。
第七部分(第21節):抒發詩人的希冀,渴望學會云雀的歡欣,向全世界潑灑歡樂、希望與愛!
... ... ...
關鍵詞:致云雀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