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動物笑談》PPT免費優秀課件,共33頁。
學習目標
1.識記文中的重點字詞,理解其意義并能夠熟練運用。(重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語言詼諧幽默的寫作特點。(難點)
3.學習作者認真、忘我的研究精神,以及熱愛動物的本質。(素養)
作者簡介
康拉德·勞倫茲(1903—1989),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科普作家。曾獲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除了在學術上的成就之外,勞倫茲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在動物行為方面的通俗寫作,著有《所羅門王的指環》《攻擊的秘密》《雁語者》《狗的家世》等。
背景資料
本文選自《所羅門王的指環》第五章(中國和平出版社1998年版)。勞倫茲說:“根據史料記載,所羅門王能夠和鳥獸蟲魚交談。”“所羅門王的指環”是一個魔戒,所羅門王戴著它,就能夠聽懂鳥獸蟲魚的語言,即使與動物不同種,也能和它們建立互相理解而親密的關系。勞倫茲愿意相信這個傳說,他將給世人“談談動物的私生活”看成自己的責任,于是他寫了一系列科普作品,《所羅門王的指環》是最受歡迎的一部。本書是他專門為大眾介紹動物行為的通俗自然科學之作,膾炙人口,風行全球,是一部老少皆宜的解讀動物行為的經典之作。這篇課文是其中的一個精彩片段。
整體感知
1.你是怎樣理解文章的題目的?
“動物笑談”,意思是談論和動物有關的趣事、笑話。“笑”字既是題眼又是文眼。
2.閱讀過程中,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在研究高等動物的行為時,常常會發生一些趣事,不過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動物,而是觀察者自己。
3.給課文劃分層次,并概括每層的層意。
第一部分(1段),總寫“我”在研究動物時發生的趣事,領起下文。
第二部分(2—19段),具體講述了“我”在研究動物行為時發生的趣事。
第一層(2-9段)寫作者做有關水鴨子的科學實驗。
第二層(10-19段)寫“我”收養鸚鵡“可可”期間發生的讓人逗笑 的事情。
課文寫了黃冠大鸚鵡“可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給你印象最深?為什么?
第一件:在艾頓堡車站,“我”對前來尋找“我”的鸚鵡可可大聲喊叫;
第二件:鸚鵡可可把父親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來了;
第三件:鸚鵡可可把母親的毛線纏繞在樹上。
合作探究
1.在文中找出下列句子,從修辭、描寫、寫作手法等角度進行賞析。
(1)要是這時我不繼續叫喚,它們就要尖聲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聲,它們就以為我死了,或者以為我不再愛它們了。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ㄟ@句調侃的話,是用了什么手法?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我”對小鳧們行為的揣測,充滿了人情味。表達了作者對于這些動物發自內心的喜愛之情。
(2)那個星期天,當我帶著那群小鴨子在我們園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著,而心中正為它們的服從而暗自得意的時候,猛一抬頭,卻看見園子的欄桿邊排著一排人,他們全都臉色煞白。(把作者和人們的神情對比,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通過“我”的怪誕行為和暗自得意的心理與游人不解的神情形成強烈的反差,強調了“我”的研究行為在別人眼中是多么地怪誕不經,令人讀來忍俊不禁。突出文章的語言詼諧幽默,充滿趣味性。
(3)“老天!這不是可可嗎?它的翅膀穩定地動著,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長途飛行?” (一個感嘆,兩個反問,反映了此時“我”怎樣的心理活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一個方面為“可可”的飛行感到驕傲,另一個方面又對它的即將離去戀戀不舍。再次表達了作者對于這些動物的喜愛之情。
(4)經歷了一番反復的思想斗爭后,“我到底還是叫了”。揣摩“我”此時的感受。
“叫”一方面表明“我”對鸚鵡可可的依戀之情,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仍在繼續自己的實驗,看看能不能改變可可的習慣?煽傻姆磻,讓“我”尤其驚喜。這也是“我”的愛心所得到的回報。
從作者身上,我們學到了哪些與動物相處的方式?
①親近動物,才能取得動物的信任;
②了解動物的習性,才能和動物和諧相處;
③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動物,你會發現動物的美。
概括主題
本文是一篇語言生動活潑、詼諧幽默的科普文章,介紹了作者在觀察水鴨子和鸚鵡等動物行為時發生的趣事,表現了他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引發人們對動物的關愛和對人類自身行為的思考;任何藝術化的表現形式,都不能描述生命的真實與感動。
... ... ...
關鍵詞:動物笑談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