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列強侵華與晚晴時期的救亡圖存PPT課件
情景導入
《馬關條約》的內容有哪些?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維新派
有識之士認識到僅憑技術的變革無法救亡,要求制度變革的呼聲日漸高漲。
主張:
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開民智,興民權,建設一個富強的近代國家。
“公車上書”
公車:漢代用公家車馬送應舉之人赴京,后來“公車”就作為舉人入京應試的代名詞。
背景:《馬關條約》簽訂,中國民族危機加深。
時間、地點:1895年4月、北京
人物:康有為、梁啟超和參加會試的1000多名舉人
要求:“拒和、遷都、練兵、變法”
影響: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 ... ...
讀材料說說維新派與洋務派的思想主要區別是什么?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 ……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 ”——李鴻章
西方勝過中國的地方,不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國只有實行變法維新,在能“自強保種”。——嚴復
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工業。
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
光緒帝(1875—1908年在位)
《馬關條約》簽訂后,中國陷入被列強瓜分的狂潮中,民族危機日益深重,國力衰弱,面臨亡國的嚴重危機,光緒帝也將成為亡國之君。所以他痛下決心實行變法。
... ... ...
“戊戌變法”
背景:列強掀起瓜分狂潮;德國強租膠州灣。
時間:1898年6月11號,農歷戊戌年
標志:光緒帝下詔“明定國是”,宣布變法。
內容和作用:
經濟上:設礦務鐵路總局、農工商總局,保護和獎勵農、工、商業的發展,獎勵創造發明等;
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政治上:允許官民上書言事,裁撤機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權;
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觸犯守舊貴族的利益。
文化上:改科舉,廢八股,各地設立中、小學堂,京師設立大學堂;
有利于西學的傳播;傷害守舊的封建文人。
軍事上:裁汰舊軍,精練陸軍,擴建海軍。
增強軍事實力,挽救民族危亡。
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
... ... ...
戊戌變法為什么失?
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帝國主義和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
沒有發動群眾,單純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帝等。
戊戌變法有什么歷史意義和教訓?
歷史意義:戊戌變法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又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教訓:戊戌變法的失敗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
... ... ...
京師大學堂
開辦時間:1898年底
辦學方針:“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西并用,觀其會道。”
課程:普通學科和專門學科;經過10余年,有了經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農科、工科等7個?。
影響:許多省份也積極籌辦設置新式學堂,變法失敗后雖明令禁止各省學堂,然而新式學堂的興起成為大勢所趨。
戊戌變法
背景
民族危機大大加深;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興起
公車上書
創辦學會和報刊,宣傳變法思想。
高潮:百日維新 1898年6月11日——9月12日
結果: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作用:思想啟蒙運動,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 ... ...
課堂小結
1.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運動標志的事件是( )
A.《馬關條約》的簽訂 B.“公車上書”
C.《天演論》的發表 D.“明定國是”詔書的頒布
2.康有為等“公車上書”的直接起因是( )
A.《南京條約》簽訂 B.《北京條約》簽訂
C.《馬關條約》簽訂 D.德國強占膠州灣
3.戊戌變法從開始到失敗,歷時103天,因此歷史上又稱它為( )
A.商鞅變法 B.公車上書
C.百日維新 D.光緒維新
4.戊戌變法的實質是( )
A.一次資產階級的愛國政治運動
B.一次知識分子參與朝政的運動
C.一次封建地主階級的改良運動
D.一次資產階級的革命運動
... ... ...
關鍵詞:列強侵華與晚晴時期的救亡圖存教學課件,戊戌變法教學課件,岳麓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列強侵華與晚晴時期的救亡圖存PPT課件下載,戊戌變法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