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PPT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8) 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兆谡腿辏1113)登上舍甲科。曾任開德府教授,升官至太學博士。以詩著名,原屬江西詩派。宋室南渡后,詩風有了明顯轉變,由描寫個人生活情趣轉而抒發愛國思想,由清新明凈趨向沉郁悲壯。代表作《簡齋集》《無住詞》。
... ... ...
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第二部分內容:內容賞析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回想往昔在午橋橋上宴飲,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憶”字開篇,直接了當把往事展開來。
橋上歡歌笑語,橋下一片寧靜,以靜襯動。
“杏花”則點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們撫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聲此起彼伏。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經歷了國破家亡,戰事連連之后,曾在一起吟詩飲酒的豪杰們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痛油然而生。
寫明時間、地點和心境。“新晴”與“長溝流月”照應,巧妙地將憶中之事與目前的處境形成對比。
古往今來的大事已經轉瞬即逝了,只有把它們編成歌的漁夫,還在那半夜三更里低聲歌唱。從側面顯示詩人對現實的極度不滿,表現出亂世懷古傷今的主題。
... ... ...
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第三部分內容:情感內容
上片:回顧
已經淪陷的家鄉,早年自在快樂的生活。
下片: 現實
顛沛流離的仕途經歷,國破家亡的痛苦生活。
情感
將沉摯的悲愁化為曠達的襟懷。
手法分析
探究:“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①動靜結合
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靜景和伴著清韻悠遠的笛聲歡歌到天明的動景。
③描寫了作者當年在良辰美景中與朋友一起借著酒興盡情戲鬧的游樂情形。
... ... ...
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第四部分內容:課堂小結
(1)陳與義:江西詩派代表人物。
(2)內容情感:回憶在洛陽的游樂來抒發詞人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感慨。
(3)表現手法:動靜結合。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