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遼宋夏金元的文化》PPT優秀課件,共26頁。
學習目標
1、唯物史觀:本節課講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等都體現了唯物史觀,經濟發展促進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的發展。
2、時空觀念:儒學發展,宋詞元曲、科技、少數民族文字,都體現時、空間的變化及時代特點.
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閱讀,加深對宋元儒學內容、影響的理解。
4、歷史解釋:對宋詞元曲概念、特點的理解。
5、家國情懷:理學對民族性格形成的影響,科技水平領先世界,少數民族文字的創制,各民族對中華文明的進步作出了賁獻,增強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難點
重點:掌握二程、朱熹等人的理學思想,理解程朱理學對儒學發展的影響,宋明理學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宋詞元曲的發展,三大發明成就以及對世界的影響,沈括《夢溪筆談》、郭守敬《授時歷》,少數民族文字創制,認識各民族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發展作出的貢獻。
難點:儒學復興原因,影響,三大發明影響。
儒學的復興
1.背景:從三國到五代,儒家學說日益僵化,社會影響總體來說不及佛教和道教。
2.時間:從北宋中期起,一批學者掀起了儒學復興運動。
3.表現
(1)力圖挖掘儒家經書的思想內涵,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
(2)希望充分發揮儒學在強化社會倫理道德秩序、樹立基本價值觀方面的作用。
(3)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口號。
4.代表:北宋的程顥、程頤兄弟和南宋的朱熹,這一學派被稱為“程朱理學”。
5.特點:比較注重抽象思維,是一套包括宇宙觀、人生觀、認識論、方法論的理論體系。
6.內涵
(1)“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也稱“天理”。
(2)人生的目標是“存天理,滅人欲”,即通過道德修養克服過度的欲望,最終實現對“天理”的充分體驗,從而達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3)提出“格物致知”,認為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達到對普遍天理的認識。
7.教育: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并且加以注釋,作為先于“五經”的儒學基礎讀物。
8.影響:從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文學藝術
1.宋詞
(1)起源,唐朝后期出現的一種新詩體——詞。
(2)背景:兩宋城市生活豐富多彩,娛樂場所需要大量的歌詞。
(3)特點:句子長短不等,用來配樂歌唱,根據樂譜分為不同的詞牌,各有固定格式。
(4)代表;以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和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的詞作成就最為突出。
(5)影響:士大夫的著名詞作在社會上廣泛流傳。
3.話本:宋元時期,城市中說書演出非常盛行,說書底本稱為話本,實際上就是早期的白話小說。
4.書法:宋元兩朝,書法名家輩出,與唐朝相比更加追求個性,不拘法度。
5.繪畫
(1)以山水畫最為突出,不強調寫實,注重意境和筆墨情趣。
(2)花鳥畫、人物畫水平也很高。
科技
1.三大發明
(1)表現
①雕版印刷已經相當普及,北宋工匠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②火藥被大量制造并用于軍事,由燃燒型火器逐步發展為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擊火器。
③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
(2)意義: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2.科技人物
(1)沈括:所著《夢溪筆談》記載和總結了當時的許多科技成果。
(2)郭守敬:設計和監制多種天文觀測儀器,主持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編定新的歷法《授時歷》,其中測定的數據在當時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3)王禎:編撰的《農書》,集北方和南方的農業技術于一體,其中關于農業工具的記載尤為豐富。
少數民族文字
1.遼:先后創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還進行文學創作。
2.金:創制了女真文字,在科舉中開設女真進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題。
3.西夏:西夏文通過出土文獻大量保存下來,包括佛經、法律、字典,以及從漢文翻譯過來的經史著作。
4.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各部
(1)特點:命人使用畏兀兒文字拼寫蒙古語,形成畏兀體蒙古文。
(2)流傳: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內容的漢語譯本流傳至今,稱為《蒙古秘史》。
(3)地位:作為游牧民族自己撰寫的歷史,它在史學史上具有特殊價值。
5.忽必烈即位后
(1)創字:委派藏傳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創造出一套拼音符號。
(2)特點:用以拼寫蒙古語,也用來廣泛拼寫漢語等多民族語言。
(3)評價:這是漢語拼音化的最早嘗試。
... ... ...
關鍵詞:《遼宋夏金元的文化》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