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全民族浴血奮戰和抗日戰爭的勝利》PPT優質課件,共22頁。
學習目標:
了解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和第三次長沙會戰等抗戰史實,認識正面戰場的抗戰。
結合百團大戰、皖南事變等史實,了解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戰的作用,從“家國情懷”角度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了解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認識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結合抗日戰爭勝利的史實,掌握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重點:掌握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抗戰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作用。
難點:認識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理解十四年抗戰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地位。
正面戰場的抗戰
1.英勇抗戰
太原會戰
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忻口會戰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的一次戰役
徐州會戰
臺兒莊大捷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
武漢會戰
武漢會戰是抗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武漢、廣州陷落后,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第三次長沙會戰
長沙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2.大后方遷移
華北、華東各著名高校師生帶著書籍和實驗設備遷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決心,為抗戰勝利奠定了物質和精神基礎
敵后戰場的抗戰
1.抗戰初期:八路軍、新四軍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采取地道戰、地雷戰、夜襲戰、麻雀戰等游擊戰法打擊日軍。
2.相持階段
(1)百團大戰:1940年下半年,以破襲日軍華北交通線為主要目標,打破了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的“囚籠”政策。
(2)團結抗戰:1941年,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堅決打退國民黨的反共高潮。
(3)根據地建設:各敵后抗日根據地開展減租減息、大生產運動、精兵簡政、以“三三制”原則實行選舉制度。
東方主戰場
1.背景:1941年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相繼爆發:1942年初,《聯合國家宣言》簽署,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2.表現
(1)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所抗擊的日軍兵力,超過了太平洋戰場日軍的總兵力。
(2)中國戰場協助和配合了盟軍作戰,給予盟軍以戰略上和資源、情報上的重大支持,如1942年初,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戰績名揚海外。
(3)中國積極倡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實際參與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謀劃和指揮,如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政府首腦通過《開羅宣言》,決定了對日戰以及戰后處分日本的基本策略。
抗日戰爭的勝利
1.中共七大
1945年4至6月,在延安舉行,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
提出黨的政治路線,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
中共七大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2.日本投降
背景
(1)1945年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8月初,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蘇軍進入中國東北,迅速消滅日本關東軍。
(2)解放區戰場展開全面反攻。
表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無條件投降詔書。9月2日,舉行日本投降簽字儀式。
意義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 ... ...
關鍵詞:《全民族浴血奮戰和抗日戰爭的勝利》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