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離騷》PPT優秀課件,共28頁。
余光中說,藍墨水的上游是 汨羅江 。
“那淺淺的一灣汨羅江水,灌溉著天 下詩人的驕傲”。“有水的地方就有 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 就在歌里,風里,水里。”
作者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后,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作者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屈原作品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知識積累
指的是《詩經》中的《國風》
指的是《離騷》中的“騷”
所謂“風騷”指的是《詩經》和《楚辭》!对娊洝肥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作
的詩歌。這兩部作品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
詩,并稱的兩個“第一”始終在我國文學史上“獨領風
騷”。
知識積累
詩體名。“楚辭”是以屈原為代表的戰國時期的一批楚國
作家在學習楚國民歌基礎上,創造、發展了“書楚語、作
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謂之“楚辭”的一種詩歌形
式。又稱“騷”體。
總集名。西漢劉向所輯,收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
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的詩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特色:“楚辭”以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融化神話傳
說,塑造鮮明形象;以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
楚地的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積極浪漫主
義精神。對后世影響很大。
作品介紹
《離騷》是《楚辭》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
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關于《離騷》篇名的涵義,司馬
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班固在《離
騷贊庫》中釋為“遭憂”。
離騷
(節選)
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
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
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
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
夫先路!……
朗讀第一段,總結屈原的“內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① 出身高貴。詩人自敘族源出身。顓頊為中國遠古
部落聯盟首領,傳說的“五帝”之一!妒酚•
屈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② 出生吉祥。太歲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
年寅月寅日生的。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所
以朱熹說:“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賦我美質于內也。
(《楚辭集注》)
回顧文本
朗讀第一段,總結屈原的“內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③ 名字蘊含政治理想。“正則”“靈均”,都與“
平”有語意上的關聯。帛書《十六經》記載了黃
帝問其大臣的一段話:“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
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為之若何?”可見,
正、均、平,皆為古人的政治理想。
小 結
詩人因出身高貴而自負、自傲、自愛,這是他
自我形象的一個內因,卻也是構成他悲劇命運
因素。
離騷
(節選)
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
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
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
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
夫先路!……
乾——天 坤——地
乾——男 坤——女 乾——君 坤——臣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
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
其猶未悔。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
諑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
競周容以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
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
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我們說清白的品性、高尚的節操、愛國愛民的理想,這些都是屈 原美好的追求,可是我們卻發現,屈原遭到了不公正的對待,那么他 都遭受了哪些不公正的對待呢?
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忍尤而攘詬
結合文字來看一下,導致屈原遭際如此艱難的原因是什么?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楚懷王荒唐沒有準則,聽信小人讒言。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時俗追求取巧,時俗破壞規矩。
如果時世昏暗,屈原如果能融于時俗,或者是隨波逐流,那他可 能不至于受到如此的排擠和打擊。設喻“鷙鳥之不群”“方圜之 能周”強調了一種態度,我就是不能融,而且“固然”從前世, 我本來就不能融,“方圜……相安”反問,我完全不能容,而且, “伏清白以死直兮”到死都不能融。所以他不能融于這種時俗。
《離騷》: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夫維圣哲以茂行兮, 茍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兮 ?孰非善而可服?
老天對一切都公正無私,見有德的人就給予扶持。只有古代圣 王德行高尚,才能夠享有天下的土地;仡欉^去啊把將來瞻望,看 到了做人的根本道理。哪有不義的事可以去干,哪有不善的事應該 擔當。
ꢀꢀꢀꢀꢀꢀꢀ公生明,廉生威。我就不信了,
朗朗乾坤有幾個鬼!
——《人民的名義》
《離騷》: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 傷兮,哀眾芳之蕪穢。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 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我希望它們都枝繁葉茂,等待著我收割的那一天。它們枯萎死絕 有何傷害,使我痛心的是它們質變。大家都競相爭著向上爬,利欲熏 心而又貪得無厭。他們猜疑別人寬恕自己,他們勾心斗角相互妒忌。
那我該咋地,跟他們一塊同流合 污,一塊貪污腐化,這他們心里才平 衡呢是吧,F在不知怎么了,清正廉 明,倒成了異類了。
——《人民的名義》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仉捃囈詮吐焚,及行迷之未
遠。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
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
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
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
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豈余心之可懲。
馮友蘭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文化中有一種西方沒有 的精神,這就是當一個人認為他不能拯救國家時,為了不在內疚 中偷生,便選擇赴死。”
我們看到的是屈原的形象和他的人格精神,幾千年來他已經 成為了我們民族精神中非常寶貴的財富,和平年代同樣需要有這 樣的愛國精神,也需要修養身心。
1第一段 血統高貴,氣度不凡
2第二段 勤勉學習,自強不息
3第三段 正道直行,忠而被貶
4第四段 打算隱退,高潔自守
離騷
文章主旨
《離騷(節選)》中,詩人自敘其身世、遭遇,表達了 對
高潔人格的堅守和對高遠理想的追求,并將個人命運與
國家興衰緊緊聯系在一起 。
... ... ...
關鍵詞:離騷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