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2
復習提問:
為了打擊敵人,保衛革命的勝利果實,在黨和列寧的領導下,蘇維埃俄國在經濟上采取了怎樣的措施呢?
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
①主要措施是實行余糧收集制,征集農民手中的糧食和其他農產品;
②對中小型企業實行國有化;
③取消自由貿易,由國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須品和食品。
... ... ...
一、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背景:
①國內戰爭結束,進入和平時期。
②蘇維埃政權的首要任務是恢復經濟。
③農民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強烈不滿。
共產主義= 蘇維埃政權 + 全國電氣化
先進的國家組織形式 發達的社會生產力
說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經不適應和平時期,不能繼續實行了。
2、措施:1921年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
3、內容: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 ... ...
二、蘇聯的成立
1、時間:1922年底
2、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3、最初加入的國家: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請注意區別:三個不同時期的俄國名稱:
沙俄(1547年—1917年)
蘇俄(1917年—1922年)
蘇聯(1922年—1991年)
... ... ...
三、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斯大林時期)
1、社會主義工業化
①特點:執行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
②過程:1928-1937年,完成兩個五年計劃。
③成果: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大為增強。
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后,蘇聯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1940年,工業總產值超過德、英、法,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但蘇聯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落后于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2、農業集體化
①背景:工業化進展迅速
②目的:為了適應工業化的需要
③措施:放棄新經濟政策,強迫農民加入集體農莊,打擊富農。
④完成:1937年,完成農業集體化
... ... ...
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中國應該從蘇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樣的教訓(啟示)呢?
①一個國家要發展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②要遵守客觀經濟規律;
③從本國國情出發,制定政策;
④要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協調發展;
⑤要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改革經濟管理體制;
⑥提高經濟效益,降低資源消耗。
總結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具有怎樣的特點?
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總的特點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現過兩次重大轉折。第一次發生在列寧時期,即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轉為新經濟政策;第二次發生在斯大林時期,即放棄新經濟政策,實行工業化、農業集體化。兩次轉折的結果和影響是不同的。
關鍵詞: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教學課件,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教學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九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下載,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