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巴特勒的信》PPT課件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比較閱讀,體味有特色的語言。
3、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創造,培養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
雨果簡介
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
他的創作期長達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等長篇小說。
圓明園簡介
圓明園是一座皇家園林,號稱“萬園之園”.歷史上的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占地約5200畝,周長近10公里,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北京皇宮的建筑面積)。始建于1709年,歷時150年陸續建成.
... ... ...
寫作背景
英法聯軍之役,又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1860年英法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占領北京,他們野蠻地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時,闖入圓明園,大肆搶劫,并放火燒毀了這座宏偉華美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的毀滅
英法聯軍于1860年攻入北京,經大肆擄掠之后,又火燒圓明園,10月17日英軍從南,法軍從北縱火,一連三日,火光燭天,煙灰俱滅。1900年,八國聯軍又對圓明園第二次洗劫,于是,圓明園變成了一片廢墟。
... ... ...
檢查字詞
贓(zāng)物 箱篋(qiè)
制裁(cái ) 給(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琺(fà)瑯(láng) 眼花繚(liáo)亂
驚駭(hài) 晨曦(xī)
瞥(piē)見 劫(jié)掠
綴(zhuì)滿 綢(chóu)緞
解詞:
贓物:貪污受賄或盜竊的來的財物。
箱篋:箱子。
制裁:用強力管束并懲處,使不得胡作非為。
蕩然無存: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形容。名,說出。
... ... ...
自主學習
1.請用波浪線把信中雨果贊美圓明園的語句畫出來,看看雨果是怎樣評價圓明園的.
2.按照雨果的描繪,圓明園中有哪些物品?請用橫線標出.
3.雨果認為圓明園是為誰建的?為什么?
4.兩個“強盜”指誰?他們在圓明園犯下了哪些罪行?當時兩個的統治者分別是誰?
合作研討
1、巴勒特將軍征求雨果對遠征中國的意見,想得到雨果的贊譽,他的愿望有無實現?雨果對此是什么立場和態度?
立場堅定,態度鮮明: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和毀滅世界奇跡圓明園的罪行;同情中國所遭受的空前劫難。
2、中國被掠奪,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個外國人這樣說,表現了他怎樣的胸懷和品格?
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結、胸懷博大,俠骨錚錚,敢于仗義執言。
3、雨果是批判所有的英國人和法國人嗎?為什么?
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
強盜政府并不代表人民,英國和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是友好的。雨果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來抗議政府所犯下的罪行。
... ... ...
語言欣賞
你能說出下列紅色詞語的同義詞嗎?通過這些詞語,你能概括出本文雨果語言的什么特點?
1.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么干,現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致蕩然無存.
2.豐功偉績!收獲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
3.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4.以上就是我對遠征中國的全部贊譽.
說反話,用反語,有極其尖銳的嘲諷意味.
... ... ...
拓展延伸
中國當年被侵略被掠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有了什么進步?
(提示:可從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經濟、科技落后,國力衰微等來談“原因”;對“進步”應與清末情況作比較。)
關鍵詞:給巴特勒的信教學課件,語文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課件,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給巴特勒的信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