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茶館》PPT精品課件,共26頁。
素養目標
1. 了解《茶館》劇情及作品創作時清末到民國時的社會背景。
2. 分析劇中人物的對話和主要表現手法,理清戲劇沖突,把握人物與時代的矛盾。
3. 品味貼合性格與情境的京味語言,欣賞面貌各異的人物形象,加深對現代戲劇的了解。
作者介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1913 年考入北京師范學校,1918 年畢業后曾任小學校長、中學語文教員等職。五四運動后開始文學創作?箲鹌陂g在武漢和重慶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等職。1950 年創作話劇《龍須溝》,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老舍作品大多取材于北京的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以他們的日常生活為背景,將北京特有的歷史、環境、文物、民俗、風情、世態、習慣、語言等融合成一個整體,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藝術世界。老舍作品的語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賞。他是潛臺詞運用的大師,其代表作品就是《茶館》。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五九》,話劇《龍須溝》《茶館》等。
題目解說
1957 年發表的《茶館》,代表了老舍話劇創作的最高成就,曹禺譽之為“中國話劇史中的經典”。作品以舊北京城中一個大茶館——裕泰茶館的興衰為背景,用現實主義手法深刻描繪了清末、民國初年、抗戰勝利后三個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全劇分三幕,分別截取了舊中國三個時代的橫斷面,一幕寫一個時代,敲響一個舊時代的喪鐘,揭示了舊中國必然崩潰的歷史命運。標題“茶館”是舞臺背景,即劇中人物活動的場所,也是透視中國社會發展變革的一個窗口,是舊中國三個不同時代的縮影。
寫作背景
1956年,毛澤東主席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鼓勵文藝繁榮發展。老舍先生積極響應號召,同年8月,完成了一部歌頌人民普選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從“戊戌變法”開始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普選,其中第一幕的場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館。北京人藝的曹禺等藝術家認為,第一幕茶館里的戲非常生動精彩,后幾幕則較弱,建議以第一幕為基礎發展成一個戲,之后老舍創作了《茶館》。
1958年5月,老舍在《劇本》雜志上發表了題為《答復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的文章,文中說:“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多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出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五十來年的變遷。在這些變遷里,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墒,我不熟悉政治舞臺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正面描寫他們的促進與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常下茶館的。那么,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里,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這樣,我就決定了去寫《茶館》。”
主題歸納
《茶館(節選)》描寫了裕泰茶館里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種種活動,通過眾多角色的對話,自然形成戲劇沖突,展現人物與時代的矛盾,透視了戊戌變法發生與失敗的前因后果,描繪了帝國主義擴張滲透、流氓地痞橫行、農民破產、宮廷生活腐敗荒淫、愛國者橫遭迫害的社會現實,逼真地勾勒出晚清統治的真實圖景,揭示其必然敗亡的命運。
... ... ...
關鍵詞:茶館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