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蘭亭集序》PPT精品課件,共40頁。
素養目標
1.了解作者及《蘭亭集序》在書法史和文學史上的地位。
2.了解序文的特點;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點;背誦全文。
3.從寫景、抒情、議論三個角度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抓住“樂”“痛”“悲”等詞語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生死觀,領悟作者暗含于悲嘆中的人生眷戀和熱愛。
4.品味清新質樸、自然流暢的語言;體會文章駢散并行、以散為主的特點;學習事、景、情、理相結合的寫法。
作品簡介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短m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于生死無常的感慨。
作家簡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后遷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歷任秘書郎、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
王羲之七歲就擅長書法,十二歲時得其父所藏之書學習筆法。又從衛夫人學書,融匯古今,獨創一家。時人稱其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其書法作品《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二王”。王羲之在詩文創作上也有獨到之處,其文用筆洗練,不尚辭藻而多情致。主要作品有《王右軍集》《蘭亭集序》。
寫作背景
《晉書• 王羲之傳》說:“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王羲之與朋友們徜徉于會稽的名山秀水之間,詩酒風流,逍遙度日。其中最有名的一次聚會,便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的蘭亭之會。聚會源于“修禊(xì)”這一習俗。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三國魏以后用“三月三日”),在水邊洗濯(zhuó),祓(fú)除不祥。后來發展為暮春之初在水邊宴飲嬉游,祓除不祥的意義反而退居其次,蘭亭之會就是如此。
此次聚會名流薈萃,規模宏大,與會者多達41 人。為了增加趣味,采取流觴賦詩的方法,流觴所至,即席賦詩。作詩的規矩是每人作四、五言詩各一首。共成詩37 首,編為《蘭亭集》,王羲之當場揮毫作序。蘭亭詩無論寫山水還是寫玄理,藝術水平都不高。蘭亭之會在后世享有盛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王羲之寫了《蘭亭集序》。
兩晉政治恐怖,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殘殺現象時有發生,以致“魏晉……名士少有全者”。所以士大夫們普遍崇尚老莊之學,仿佛看破生死名利,追求清靜無為、自由放任的生活。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則表述了不同于老莊思想的人生觀。在王羲之看來,“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對生的執著、對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這就徹底否定了老莊“齊生死”的觀點。
主題歸納
本文以飽含感情的筆墨、樸素清新的語言,記錄了蘭亭美景、雅集樂事,表達了興盡悲來的憂傷。既嘆古今之常情,又悲生命之有限,并由此抒發了生死事大、不可虛度此生的感慨,以寄意于后世來者。
... ... ...
關鍵詞:蘭亭集序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