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PPT課件2
教學目標
1、充分認識“雨林”在生態環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2、掌握文中運用的列數據、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和能力。
一、感知全文
速讀全文積累字詞并思考
1、目前雨林的現狀是怎么樣的?
2、雨林的消失,將會給人類帶來怎么樣的災難?
詞語積累
瀕臨 bīn lín 棲息 灰燼
馴化 嚴峻 癌癥
攝取 刀耕火種
回答下列問題:
1、雨林的現狀是怎樣的?
目前,雨林正遭受人類的濫砍濫伐,它已經成為破壞最嚴重的生態區。文章第一段告訴我們:“雨林以沒分鐘27萬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徹底毀滅。每年有一個紐約洲大小的雨林永遠消失。
2、雨林的消失,將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災害
1、意味著人們將永遠喪失一大批物種;
2、意味著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氣將遭受嚴重的破壞,它會加劇全球變暖的趨勢;雨林的消失還將導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濫;
3、如果將雨林完全毀掉,到下世紀中葉地球很可能會經歷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 ... ...
二、理清思路
因一,(1段) 雨林正以每分鐘27萬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徹底毀滅。
果一,(2-5段)雨林的消失,意味著人類將喪失一大批物種。
果二,(6-10段)地球上生命多樣性毀滅意味著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氣。
果三,(11-13段)如雨林完全毀壞,到下世紀中葉,地球可能經歷第6大規模滅絕。
... ... ...
人類為何要破壞雨林?
表層原因
(1)伐木公司砍伐大量樹木,將硬木木材運往各國銷售。
(2)土地擴張,在雨林區新建牧場的做法也普遍存在
深層原因:
(1)金錢利益的驅使。
(2)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道德觀念。
(3)人口暴增,自然資源不足。
(4)各國經濟發展不均衡,缺乏協調統一的行動。
... ... ...
1、什么是光合作用?作者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綠色植物吸收光能,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機物并釋放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
2、過量二氧化碳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全球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洪水泛濫
3、刀耕火種帶來怎樣的雙重后果?
砍伐樹木會減少雨林的光合作用,最終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同時也會減少大氣中聲明必需的氧氣的含量;另外,放火毀林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 ... ...
品味語言:
下列各句中紅色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
1.至少有2500種潛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長在世界各地的熱帶雨林中。
不能。“至少”說明在世界各地的熱帶雨林中最少有2500種潛在的新水果和蔬菜在生長。實際數量會比2500種多。借此說明熱帶雨林中的植物是人類獲取更多食物的寶貴資源。
2.最嚴重的那次大約發生在2.45億年前的二疊紀。
不能。“大約”表示估計的數目,對時間把握不十分精確,去掉之后,就失去了說明的準確性。
3.我們已經永遠失去了舌頭長20多厘米、可從特殊品種的蘭花中攝取液汁的達爾文蛾。
不能。“永遠”,說明這一物種已經滅絕,同時暗含了作者對物種滅絕的惋惜和無奈。
關鍵詞: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學課件,語文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八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