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蘭亭集序》PPT課件(第1課時),共27頁。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梳理文章情感脈絡。
2.品析語言,理解作者抒發情志的語言形式與獨特美感。
作者簡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瑯邪臨沂人(今屬山東)。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后世稱為“王右軍”。他出身于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眾長,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他的行草書最能表現雄逸流動的藝術美!稌x書》說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王羲之在書法上是個革新家,他的書法圓轉凝重,全然突破了隸書的筆意,被后代尊為“書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跡已難得見,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飛白等體皆能,如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等。行楷《蘭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寫作背景
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緣于蘭亭雅集。東晉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三日,51歲的王羲之邀約浙東一帶的名士、在任和卸任的官員,還有自己的兒子,凡41人,在山陰縣西南天柱山下的蘭亭行“修禊”之禮。當時與會者共有42人,飲酒賦詩一共寫下了37首詩,后來王羲之將這些詩匯集成冊,并寫了一篇序文,這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簡稱“序”,也叫前言,屬實用文體,同“跋”是一類。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薦介紹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說明寫作過程、寫作目的、主要內容或說明一些同書本有關的事情,幫助讀者更好地去閱讀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請他人寫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紹著作外,往往還有一些評價的內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敘事、寫景,先敘述集會的時間、地點,然后點染出蘭亭優美的自然環境。
第二部分(3、4自然段):
抒情、議論,由欣賞良辰美景、流觴暢飲,而引發出樂與憂、生與死的感慨。
... ... ...
關鍵詞:蘭亭集序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